close
已經很久沒看電影,
趁著假日去看了兩部二輪:
激戰未來和絕地再生。
雖然網路上的影評不是挺好,
北美票房又慘兮兮,
但是不想花錢看院線的情形下,
也沒什麼好選。
激戰未來基調是部科幻片,
導演用重金打造的飛機、航空母艦、空戰,
效果的確很好。
只是劇情是看了前面,
就知道後面會演什麼的那一種。
不過現在對我來說,
進電影院只是要放鬆,
需要花心思慢慢體會的電影,
(諸如時時刻刻、2046以及即將上檔的長恨歌)
對我來講負擔有點大。
最好是有場面、結尾感人勵志、
或從頭搞笑到尾,
跟我現實生活完全沒關係的那種,
免得看電影還要傷神。
(竟然墮落到這種地步 哎...)
絕地再生是講複製人。
影評批的部份是不夠深入。
複製人要講的深入,
我看得開研討會才行。
這兩部電影基本上是藉著不同科技(飛機、複製)表現人性,
讓男女主角展現英雄精神。
相對的,毀滅倒數28天評價就很好。
雖然也是藉著病毒擴散的科技議題講人性,
但英雄主義沒有那麼重,
也沒製作很多特效。
所以觀眾到底愛什麼呢?
要講人性可以,
但是要多用敘述的手法,
不能忍受中間跳格式的因果關係,
需要慢慢細膩的鋪陳。
但是又不能太瑣碎、太平淡,
偶爾要有衝突點。
另外美國的英雄主義不能太過,
要不然會遭惹反感。
現在的觀眾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深度?
連看電影都要斤斤計較。
還是我變得比較不計較,
只要可以偷時間看電影就很滿足?
全站熱搜